碟形弹簧

碟形弹簧是法国人贝利维尔(J.Belleville)于是1866年发明的,当时主要是作为垫圈使用,并在美国及法国申请了专利,因此又被称为贝氏弹簧(Belleville Spring)。我国的碟形弹簧的研究主要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后开始有企业生产碟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口设备的引进,碟簧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碟簧的原理和特征

碟簧是承受轴向载荷的锥形环状碟片。一般情况下,盘片厚度恒定不变,载荷均匀分布在上表面内边缘和下表面外边缘。碟簧通常用弹簧钢制成,可以承受静态载荷,冲击载荷或动态交变载荷,能够满足严格的疲劳寿命和加载损失的要求。

与其他类型弹簧相比,碟簧具有如下特征:

行程短,小变形,大承载能力

与其他类型弹簧相比,具有较高的空间利用率

不同的弹簧组合方式可以获得所需的载荷特性曲线

可以采用各种特殊材料和表面涂层方式

维修换装容易,经济安全性高

使用寿命长

选碟簧的基本型式

碟形弹簧是承受轴向负荷的碟状弹簧,分为无支承面和有支承面两种型式。有支承面碟簧由于边缘是圆角,而大大减少了在碟簧发挥作用过程中回弹时的摩擦力导致的张力损耗。可以单个使用,也可对合组合、叠合组合或复合组合成碟簧组使用。承受静负荷或变负荷。适用于安装空间小,而且需要大负荷之重机械或者模具。目前欧美、日本等先进国家的工程师在机械元件上,已将碟形弹簧大量应用。除了安全性能考量,也取代原先传统螺旋弹簧使用空间和负荷有限及压缩行程过大等缺点,并提高机械之性能。


碟形弹簧(图1)